一、發展方向與重點
本所針對未來太空工程可能的發展、與面臨的挑戰,規劃了三大發展主軸,分別是太空天文儀器、通訊技術與機電系統(包括智慧熱管理與氣動力技術)、結構與材料科學。
二、課程規劃
畢業學分:24學分(8門專業課程+ 2門書報討論課程)。專業課程需至少修習3門必修課程,其中包含A類-太空工程技術8選2,加上B類-人文法規制度、通訊、輻射與天文7選1。
※ 必修課程規劃:(A)+(B)共3門課(9學分)
必修3門課(9學分) |
(A)類8選2 |
(B)類7選1 |
※ 必修課程列表(A、B類)
類別 |
課程名稱 |
開課系所 |
(A類) |
燃燒學概論 |
動機系 |
氣體動力學 |
動機系 |
|
流動穩定論 |
動機系 |
|
先進太陽能電池 |
工科系 |
|
非線性控制系統 |
動機系 |
|
材料設計選用 |
材料系 |
|
非線性動力學與混沌 |
物理系 |
|
結構動力學 |
動機系 |
|
(B類)
|
航空與太空法專題 |
科法所 |
國際法與全球治理 |
科法所 |
|
人類訊息處理 |
工工系 |
|
電波天文學 |
天文所 |
|
輻射度量 |
核工所 |
|
天文輻射物理 |
天文所 |
|
通訊理論 |
通訊所 |
※ 詳細課程規劃內容如下表:
課 程 內 容 |
|||
課程名稱 |
學分 |
必(選)修 |
|
燃燒學概論 |
3 |
必修 |
|
氣體動力學 |
3 |
必修 |
|
流動穩定論 |
3 |
必修 |
|
先進太陽能電池 |
3 |
必修 |
|
非線性控制系統 |
3 |
必修 |
|
材料設計選用 |
3 |
必修 |
|
非線性動力學與混沌 |
3 |
必修 |
|
結構動力學 |
3 |
必修 |
|
電波天文學 |
3 |
必修 |
|
輻射度量 |
3 |
必修 |
|
天文輻射物理 |
3 |
必修 |
|
通訊理論 |
3 |
必修 |
|
航空與太空法專題 |
3 |
必修 |
|
國際法與全球治理 |
3 |
必修 |
|
人類訊息處理 |
3 |
必修 |
|
計算流體力學 |
3 |
選修 |
|
噴射推進 |
3 |
選修 |
|
進階燃燒學 |
3 |
選修 |
|
飛行力學 |
3 |
選修 |
|
太空儀器系統概論 |
3 |
選修 |
|
電漿工程應用 |
3 |
選修 |
|
高等電漿工程 |
3 |
選修 |
|
線性系統理論 |
3 |
選修 |
|
動態系統導論/專題 |
3 |
選修 |
|
高等振動學 |
3 |
選修 |
|
彈性力學 |
3 |
選修 |
|
非線性有限單元法 |
3 |
選修 |
|
無線通訊系統 |
3 |
選修 |